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724号(商贸监管类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4-09-20 09:41:09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激发消费活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商务部高度重视消费促进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4年组织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全年推出4大季度主题、12场重点活动和52个消费场景,组织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一、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商务部围绕品牌培育推广和品牌消费积极开展工作。2023年印发《商务部关于加强商务领域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新消费品牌孵化发展,培育一批具备独特优势的品牌,更好引领消费市场潮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近年来,持续举办国货潮品贺新春、全国网上年货节、老字号嘉年华、中华美食荟等消费促进活动,有效激发国货“潮品”消费活力、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中国品牌博览会等活动,强化质量品牌引领,增强国货品牌消费信心。
农业农村部2022年启动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发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指南,其中2022年培育江西赣南脐橙、崇仁麻鸡等75个区域公用品牌,在渠道对接、媒体宣展、金融服务、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重点支持。指导举办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发布《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和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农业品牌建设经验和模式,引领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全国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2)等加强品牌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发布实施品牌领域国家标准41项,为企业培育优质国货品牌提供支撑。
二、培育特色农产品
商务部连续多年与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为培育食品行业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持续发挥积极作用。第十五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被商务部列为“2023消费提振年”十二大重点展会之一,着重突出“土特产”元素,全面展示各地优质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农产品、老字号产品、非遗产品等,博览会期间举办绿色产品及“土特产”高质量发展论坛、“土特产”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等多场专题活动,助力“土特产”产销对接和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实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在全国范围试行农产品“三品一标”有关基地信息采集,建立全国基地“一张图”,已采集全国6.2万个生产基地,截至2023年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7.5万个。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搭建品质评价国家平台,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评价中心、食物资源监测与营养评价国家实验室、品质指标数据库,持续扩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进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提升农产品“三品一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场监管总局建立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等多种国家推行的认证制度,覆盖食品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对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起到良好作用,成为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国共计8.8万余家企业获得食品农产品领域认证证书近15.8万张,其中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共计2.9万余张,获证企业1.8万余家。2023年8月,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明确严厉查处假冒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将打击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行为纳入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2024年4月,印发《“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突出“守护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对严厉查处擅自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伪造或冒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违法行为作出部署。
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农业农村部自2017年以来,会同财政部建设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709个农业产业强镇,支持各地聚焦主导产业,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以县域为单元,依托独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累计建设180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引导各地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累计培育1953个美丽休闲乡村;根据不同时节和主题,举办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活动,目前已累计推出超过1000条精品旅游线路。文化和旅游部自2022年起推出10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累计超过1000条,积极创新宣传推广形式,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等进行图文视频展示,协调携程、高德、途家、飞猪、小猪等OTA平台以及中国旅行社协会等行业组织,对主题线路相关的当地特色美食、乡村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进行宣传介绍,展现乡村独特资源、文化的同时,刺激乡村旅游消费,充分发挥乡村特色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商务部指导各地结合本地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和特色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聚焦农村消费,推出本地优品、家乡风味、春游踏青、和美丰收等乡村主题消费场景,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建材下乡等活动。聚焦年轻群体,推出户外生活、登高露营、瑞雪潮玩、围炉煮茶等消费场景,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兴消费,更好满足年轻群体追求时尚、智能、绿色、品质的消费需求。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商务部等部门共同指导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自2023年起,在春节期间组织各地和相关市场平台推出乡村文创产品、区域优势农产品等重点产品和特色乡镇大集、活动。通过“公益中国”平台及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生活频道开展“游购乡村帮扶购”活动,推荐农产品400余款,平台全渠道销售特色农产品近3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开展“游购乡村”活动2000多场,合作电商平台活动销售额超过85亿元,25个省市186个特色乡镇大集销售额超过60亿元。
五、提升景区服务体验和管理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景区游客滞留疏解,专题开展旅游景区出入口管理调研,根据不同景区类型分类分策指导,总结提炼“景区防拥堵八条”,指导各地景区通过优化预约管理、开通潮汐通道、优化排队动线、优化验票方式等有效应对化解游客滞留。每年面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重点4A级旅游景区举办景区高管培训班,邀请权威师资团队,紧跟市场的变化和游客的需要,进行专业授课。通过培训关键少数,不断提高大型景区运营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下一步,商务部将进一步深化落实消费促进政策措施,持续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和新消费品牌培育发展,更好满足年轻群体等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推动释放消费新潜能,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提升,举办数商兴农庆丰收活动,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释放乡村消费潜力。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拓展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开展“游购乡村”主题活动,不断拓宽乡村地区“土特产”的销路,提升影响力。依托“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带动采摘、研学等乡村旅游体验特色活动,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发挥农产品多元价值。同时加强景区服务管理,通过景区工作人员培训、智慧化景区建设等工作,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市场监管总局将稳步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制度建设与实施工作,持续优化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扩大认证覆盖面,增加优质食品农产品供给。强化农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继续推动品牌标准化建设,夯实国货品牌培育发展基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组织开展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加大国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国货消费。
感谢您对我国商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商务部
2024年9月2日